Skip to content

项目管理

更新: 4/10/2025   字数: 0 字   时长: 0 分钟

盈亏平衡分析(⭐)

正常情况:=+++

盈亏平衡=++

例子:某公司去年卖了20000台电脑,每台售价2500元,固定成本240万元,可变成本3000万元,税率16%。请计算卖多少台开始盈利。

点击查看答案

正常情况(注意统一单位): 250020000=2400000+30000000+(250020000)0.16+

计算可变成本与销售额的占比

=30000000250020000=0.6

设盈亏平衡时卖出的台数为x台,则有:

2500x=2400000+(2500x)0.6+(2500x)0.16

解得:x=4000

范围管理(⭐)

确定项目的边界,即哪些工作是项目应该做的,哪些不应该包括在项目中。

工作分解结构WBS

WBS分解的基本要求

  • WBS的工作包是可控的和可管理的,不能过于复杂。
  • 任务分解也不能过细,一般原则WBS的树形结构不超过6层。
  • 每个工作包要有一个交付成果。
  • 每个任务必须有明确定义的完成标准。
  • WBS必须有利于责任分配。

进度管理【时间管理】(⭐⭐⭐)

为了确保项目按期完成所需要的管理过程。

关键路径法

关键路径法是在制定进度计划时使用的一种进度网络分析技术。关键路径法沿着项目进度网络路线进行正向和方向分析,从而计算出所有计划活动理论上的最早开始与完成日期、最迟开始与完成日期,不考虑任何资源限制

  • 总时差【松弛时间】:在该时间内延期活动,不会影响总工期,但可能会影响紧后活动的开始时间。

    总时差 = 最迟完成时间LF - 最早完成时间EF = 最迟开始时间LS - 最早开始时间ES

  • 自由时差:在不影响紧后活动的最早开始时间的情况下,该活动的机动时间。

    自由时差 = 紧后活动的ES - 本活动的EF

  • 关键路径:总时差为0的路径。

前导图PDM【单代号网络图】

关键路径:A-C-D-G-H,工期为48。B的自由时差为13-7=6

箭线图ADM【双代号网络图】

提示

虚活动:既不占用时间,也不占用资源,但不能去除。如图2到3之间的虚线。

甘特图Gantt

优点:简单直观,容易制作,便于理解,能很清晰地标识出每一项任务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,一般适用于比较简单的小型项目,可用于WBS的任何层次、进度控制、资源优化、编制资源和费用计划。

缺点:不能系统地表达一个项目所包含的各项工作之间的复杂关系,难以进行定量的计算和分析,以及计划的优化等。

提示

关键路径法主要描述不同任务之间的依赖关系;Gantt图主要描述不同任务之间的重叠关系

其它方法

  • PERT图(Program/Project Evaluation and Review Technique,计划/项目评估与评审技术):利用网络分析制定计划以及对计划予以评价的技术。四个概念:事件、活动、松弛时间和关键路线。
  • 优先日程图法:允许相互依赖的活动可以并行进行。
  • 进度计划启发式方法:主要用于较为复杂的项目计划分析中。

软件质量管理(⭐⭐)

影响软件质量的三组因素

质量保证

一般每隔一定时间(如每阶段末)进行,主要通过系统的质量审计过程分析来保证项目的质量。

主要目标

  • 事前预防工作。
  • 尽量在刚刚引入缺陷时将其捕获,而不是让缺陷扩散到下一个阶段。
  • 作用于过程而不是最终产品。
  • 贯穿于所有的活动之中,而不是只集中于一点。

质量控制

质量控制是实时监控项目的具体结果,以判断它们是否符合相关质量标准,制定有效方案,以消除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。

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CMMI

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(CMMI)是SEI于2000年发布的CMM的新版本。CMMI不但包括了软件开发过程改进,还包含系统集成、软硬件采购等方面的过程改进内容。CMMI纠正了CMM存在的一些缺点,使其更加适用企业的过程改进实施。CMMI适用SCAMPI评估方法。需要注意的是,SEI没有废除CMM模型,只是停止了CMM评估方法:CBA-IPI。但CMMI模型最终代替CMM模型的趋势不可避免。

CMMI特点
初始级【L1】缺乏软件管理制度,过程缺乏定义,混乱无序。过程不可预测,难以重复。
组织成功依赖个人能力
已管理级【L2】项目级可重复(建立了项目级的控制过程和实践来跟踪项目费用、进度和功能)
已定义级【L3】软件过程组织级、文档化、标准化(企业级)
定量管理级【L4】量化式管理(过程性能可预测),制定了软件过程的产品质量的详细度量标准
优化级【L5】持续优化

提示

CMMI另有连续式,其内容本质上和阶段式一致。

CMMI体系文件四层:顶层方针 => 过程文件 => 规程文件 => 模板文件

软件配置管理(⭐⭐)

产品配置是指一个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各个阶段所产生的各种形式(机器可读或人工可读)和各种版本的文档、计算机程序、部件及数据的集合。

软件配置管理的核心内容是版本控制变更控制

配置项

  • 基线配置项(可交付成果):需求文档、设计文档、源代码、可执行代码测试用例、运行软件所需数据等。
  • 非基线配置项:各类计划(如项目管理计划、进度管理计划)、各类报告。

版本控制

状态主版本号次版本号修改版本号例子
草稿(0.YZ)0[1, +∞)[1, +∞)0.1;0.12;0.99
发布(X.Y)[1, +∞)[1, +∞)1.0(第一次正式发布);1.1;2.2;
修改(X.YZ)保持不变保持不变[1, +∞)1.5.10

例如:当前版本为V1.2,如果配置项的版本升级幅度较小,则变为V1.3;如果升级幅度大,则变为V2.0;如果只是修改Bug等,则变为V1.2.1。

软件工具

  • 版本控制工具:用来存储、更新、恢复和管理一个软件的多个版本。
  • 配置管理工具:常见功能有版本控制、变更管理、配置状态管理、访问控制和安全控制。

提示

配置管理工具包含了版本控制工具。

本站访客数 人次 本站总访问量